市场上的产品一般是有两个保修期标准:
1、
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保修期
,这个当然是强制的,不符合这个标准要么不能上市,要么受处罚。当然,这个
一般是针对某一类产品而言
。
2、
厂商自己制定或者宣传的保修期
,这个期限一般比法律规定的期限要长。这个
一般是某个厂商针对自己的某一个特定型号的产品而言
。假如第一个标准为1年,也就是题主所说的“手机和家电维修保修期为1年”,那么只要厂商的产品符合这一标准,自然也就有了上市销售的许可。那么
厂商当然
可以把质量做到只可维持一年的程度以节约成本
。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中,这种情况很少见。因为在竞争的环境中,
商品的保修期也是商品的卖点
。或者说
商品的保修服务是随着商品一起出售的
。显然
消费者都希望在同样的价格下购买更好的商品或者服务
。当然,更长的保修期意味着更高的品质要求和更多的售后服务资源,成本自然就更高。所以,经过长时间的市场竞争,厂商都会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不同的保修期,同时也会有不同的价格,从而形成平衡。一般来说,
价格越低,保修期越短,价格越高,保修期越长
。假如某产品的国家规定最低保修期为1年,保修期间免费,超过之后付费。厂商A的产品售价500块,保修期为1年。厂商B的产品因为品质好,保修期为2年,但是售价为700块。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手机只用1年,那么选择A是最有利的。但是如果手机要使用2年,那么选择B是最有利的。因为假如选择A,那么一年之后假如手机坏了的话,还需要重新买一台。就这样,通过市场竞争,市场上会出现各种保修期的产品,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相应的产品。当然,以上的分析很简单,但是总体的思路没有错。
1、手机保修期是1年,保修期内维修后手机保修期不变(如果送修时离保修截止时间不足1个月则从维修日起延长30天保修期)
2、如果过了保修期后维修的硬件售后提供1个月的保修期。
3、建议通过修机机送修,保内免费,保外维修后的硬件提供3个月的保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