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lénglēnglíng棱léng〈名〉俗作“楞”和“稜”。形声。从木,夌( líng)声。本义:有四角的木。上觚稜而栖金爵。——班固《西都赋》木四方为棱。——汉· 服虔《通俗文》1. 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
2. 神灵之威,威势。● 棱lēng◎ 〔不~登〕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含厌恶意。● 棱líng◎ 〔穆~〕地名,在中国黑龙江省。常用词组:棱堡棱边棱缝,棱缝儿棱角棱晶棱镜棱棱棱柱棱锥稜角 léng jiǎo 1.物体边缘的接角。《唐.韩愈.南山诗》:晴明出稜角,缕脉碎分绣。。
2. 比喻人锋芒毕露。如:他为人内敛严谨,表面不露稜角。
3. 比喻待人处事不圆通、周到。如:为人要圆融,不要太有稜角。
棱是汉语词汇,拼音为léng,lēng,líng,是一个木字旁汉字,指的是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棱作形容词时,可意为威严,严厉。
“棱”,普通话读音为léng、lēng、líng,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棱”的基本含义为物体上的条状突起,或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相连接的部分,如棱角,瓦棱;引申含义为神灵之威,威势,如威棱。
在日常使用中,“棱”也常做助词,常用为某些形容词的后缀,如红不棱登、花不棱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