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最早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建的楚长城,分布于今天河南与湖北交界一带,至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
拓展资料
此后,由于战争频繁,齐国、燕国、魏国、赵国、秦国等,先后都在各自边境一带修建长城。
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北方匈奴入侵,将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各自修建的长城联结起来,修建起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今天的宁夏固原、陕西榆林、内蒙古包头等地,还留有部分秦长城遗址。
此后,伴随着汉朝的开疆拓土,汉长城在秦长城的基础之上继续向西延伸,今天玉门关、阳关一带,还留有部分汉长城遗址。
从魏晋到隋唐,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大多沿用秦汉长城旧址,并结合本朝实际进行改造、重建,其长度、位置各不相同,也随着王朝国力的强弱而进退不定。总体来看,历朝历代长城遗址,基本沿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南界和阴山东西一线上下摆动。
其中,辽金两代的长城修建比较特殊。辽代和金代都以北方民族政权起家,其国防重点在更加西北方向的蒙古高原,因此,辽代在蒙古高原东北部、金代在大兴安岭沿线都曾修建长城。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而且是明朝中期以后才大规模修建的。
1449年土木堡之变以后,明朝国防压力渐渐增大,修建长城的必要性越来越突出。此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榆林、甘肃、宁夏、大同、宣府、蓟镇、辽东等九边重镇纷纷开始建造长城。也就是说,明朝的长城,是各边镇在不同时间分段进行修建,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才慢慢连为一体的。
长城修建的历史超过2000年,最早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期。不过,现今的大部分长城是在明朝修建的,也就是大约500年前。
最早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大约有两千年多年了。 现存的主要是明朝修建的长城,大约有四百多年了。 根据历史记载,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从公元前七世纪楚国筑“方城”开始,至明代共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5千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