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指的是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而根据《农村五保的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主要是对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第十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且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补助标准。一般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经费不能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上一年度的人均纯收入的60%。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水平有差异,因此农村五保户每月补助标准也是不同的。
五保户大概每个月的补贴不低于430元,一般是426元左右散给供养,一年大概是5050元集中供养,一年大概是6000块钱左右。除此之外,每个月基本上都会有米、面、油、以及一些食品类,以及提供服饰被褥、以及生活的一些最基本用品,包括牙膏牙具等。
五保一月300块钱左右,五保也是在为了国家推出的惠民政策,为了保证大家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美好生活之间的需求,五保制度是非常不错的一项制度,但是需要交钱,五保制度一个很便宜,一般每个月10块到20块,一年也就是一二百块钱,建议大家参与这项活动。
据了解,五保户一般以老年人、残疾人还有未成年人为主。在农村地区,没有生活来源,老年人在失去劳动力后,也没有劳动力可以干活赚钱,这些人即为五保对象,所谓的五保,即为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分别包括保医、保穿、保住、保葬以及保吃。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地方低保户每人每月大约为200元,各地的领取金额都不一样,有时候按季度发放,有时候也按月发放,据了解,五保户的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百分之六十,还有各级财政的补助资金、养老服务补贴以及高龄津贴。
五保户每月多少钱根据当地的人均收入进行计算。大概四五百块每个月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大概在400块钱左右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且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补助标准。一般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经费不能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上一年度的人均纯收入的60%。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水平有差异,因此农村五保户每月补助标准也是不同的。
大概在400块钱左右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且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补助标准。一般农村五保户供养补助经费不能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上一年度的人均纯收入的60%。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水平有差异,因此农村五保户每月补助标准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