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黄陵的来历

2024-11-03 09:38:35
太原黄陵的来历求高手给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汉司马迁《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相传创自汉代,唐太宗大历中期在城北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下令移建于今址。元至正,明天启、崇祯,清顺治、雍正、乾隆、道光及后期叠有重修,均有碑记载或录于县志中。

桥山种有6万株古柏,长青不凋。黄帝陵就在桥山之巅。山顶有一块"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在"下马石"左前方,有十数米高的大土丘,碑称"汉武仙台",传汉武帝北征匈奴,归来时祭祀黄陵所筑。由此北行二三十米,就是黄帝陵。

2024-11-03 09:38:35
赞 4669踩 0

全部回答(2)

【太原黄陵名称的由来】黄陵原本是太原王司马辅的坟墓,古代帝王的坟叫陵,所以这里本来是王陵,后来因为口音的关系,以讹传讹,就叫了个黄陵,

黄陵曾名王陵城。《太平寰宇记》:“太原县王陵城,有晋太原王司马辅冢存。”西晋 泰始元年(265年)改太原郡为国,封司马瑰为王。咸宁三年(277年)改封司马辅为太原王。太 康五年(284年),司马辅亡,葬于此地,因称王陵。王、黄音近,讹为黄陵。清《太原县志》 :“王陵城在汾水东旧县东北,今名黄陵村。”

2024-11-03 09:38:35
赞 2261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