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抹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古代点雄黄起到驱虫。
驱虫辟邪
驱除各种小虫子和毒蛇。
每逢端午,古人都要去求平安,而粽子、雄黄酒也是民间端午节习俗的传统食品,古人认为这些食物能“杀百毒、辟百邪”,所以过端午一直有点雄黄酒之说,用毛笔在额头处点上雄黄,寓意驱赶“五毒”、辟邪防疫。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在儿童的额头上写个“王”字,就是希望孩子避免遭虫蛇咬伤,起到辟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