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属于本期收入,尚未收到款项的账项调整
企业在本期已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商品或劳务,或财产物资使用权,应获得属于本期的收入,但由于尚未完成结算过程,或延期付款等原因,致使本期的收入尚未收到,期末时将尚未收到的款项调整入账。
二、属于本期费用,尚未支付款项的账项调整
企业在本期已耗用,或本期已受益的支出,应归属本期的发生的费用。由于这些费用尚未支付,故在日常的账簿记录中尚未登记入账。期末应将那些属于本期费用,而尚未支付的费用调整入账。
三、本期已收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收入款项的账项调整
本期已收款入账,因尚未向付款单位提供商品或劳务,或财产物资使用权,不属于本期收入的预收款项,是一种负债性质的预收收入。在计算本期收入时,应该将这部分预收收入进行账项调整。
四、本期已付款,而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期费用的账项调整
本期已付款入账,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费用,在计算本期费用时,应该将这部分费用进行调整。
账项调整的目的是按照应收应付这一标准,合理地反映相互连接的各会计期间应得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使各期的收入和费用能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进行配比,从而比较正确地计算各期的损益。值得注意的是,期末进行账项调整,虽然主要是为了在损益表中正确地反映本期的经营成果,但是,在收入和费用的调整过程中,必须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因此,账项调整有助于正确地反映企业期末财务状况。
账项调整的必要性
账项调整:就是按照应予归属这一标准,合理地反映相互连接的各会计期间应得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使各期的收入和费用能在相关的基础上进行配比,从而比较正确地确定出各期的盈亏。
期末进行账项调整主要是为了在利润表中正确地反映本期的经营成果以及正确地反映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