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
1、上谷郡始建于战国燕昭王姬平二十九年,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因建在大山谷上边而得名。
2、保州是如今的保定市。北宋建隆元年(960),因宋太祖祖籍所在之地,故在清苑县置保塞军,寓“保卫边塞”之意。
3、保定地理位置紧邻京城,为军事要地,是京城立都的重要保障,军防所需,早在明代根据地形条件,将城池就由“土城”改为“砖城”,形成似“靴状”的平面轮廓,历来传诵“天子脚下立靴城”之说。而今古城保定仍保留着“靴城”遗址。
4、保府始建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元明时成为拱卫京师的重镇,清保定府为直隶总督驻地。
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
最早在先秦时期燕昭王建广养城,是为最早的城池。西汉高祖十一年建乐乡县,保定始设县。北魏置清苑县,北齐为永宁,后又为乐乡。隋改为清苑县,唐代时为莫州。北宋改清苑为保寨县,后升保寨为保州。元时改保州为保定。此后的明,清,民国,直至现在就一直叫保定。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靴城、保府,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是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今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而今古城保定仍保留着“靴城”遗址。元明时成为拱卫京师的重镇,清保定府为直隶总督驻地。
保定古时候有:上古,保州,靴城,保府等别称!
保定是一所古城,有着很深的历史底蕴,在战国燕赵王姬平二十九年(公园前283年)被称为“上古”;在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被称为“保州”;在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被称为“保定府”。
由于保定地理位置紧临京城是军事要地,形状似“靴”,故有“靴城”之称!
保定之名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保定向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