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宫,在天柱峰北,传唐贞观年间(627 ~ 649)均 州太守姚简祈雨,见五龙从空飞降,故建五龙祠,明重建, 永乐帝赐额“兴圣五龙宫”。现存宫门、碑亭、红墙、古井、 大ft明代碑刻。
宫门小殿内有水火二将神像,玄君殿基址中部有真武帝君铜像一尊。元和观,在武当山北麓,建于明永乐年间。主体建筑为 灵官殿,内供铜铸灵官等神像。玉虚宫在天柱峰西北,又称老营宫,建于明永乐年间, 现存宫门、碑亭等,亭内碑高9米。
玉虚岩庙,在九渡涧北岸,元碑记玉虚岩为玄武大帝修 真之所,岩庙建于元泰定元年( 1324),清代重修,中供真 武和左右侍从、五百灵官。遇真宫在武当山北麓,明初张三丰在此修炼,名“会仙 馆”,明永乐十五年(1417)扩建,赐名“遇真宫”,现存主 要建筑:琉璃八字山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斋堂和真仙 殿等,基本保持当时格局。
磨针井在登山道旁,正殿供真武祖师青年时坐像,殿外有一铁杵、一井。
有五龙宫,在天柱峰北,玉虚宫在天柱峰西北,又称老营宫。遇真宫在武当山北麓。
武当山天柱峰上的道观是大岳太和宫,建在众峰拱托、直插云霄的武当最高峰——天柱峰的绝顶上。
天柱峰太和宫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l 600 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延安太和山、千山太和宫、甘肃平凉太和宫、武当山太和宫、昆明太和宫、安徽安庆天柱峰太和宫和山西方山太和宫等,都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
琼台观,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光绪时重建部分庙房。现已修复部分庙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是武当山三十六观中最大的道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