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旬即36年,一旬为12年。
旬是中国一种传统的时间单位。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代表10天为一旬,或者是10年为一旬。还有一种意思指12年,按照一个属相的周期来确定的。我们通常会把每个月分成三旬,依次是上旬,中旬和下旬,一旬代表的是十天,正好30天一个月,有的月份有31天,下旬就有11天。
中国古代时间单位还有“候”。“候”其实是古代气候学上的一种基本时间单位,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二十四节气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候是五天,3个“一候”恰好是15天,正好等于一个节气的长度。正因为如此,一个节气才被称为“三候”。因此,就会有立春三候、芒种三候、立秋三候、秋分三候等不同的说法。
一个月分三旬,上旬、中旬、下旬,上旬和下旬都是10天,下旬一般也是十天,遇到每月三十一天时下旬就是十一天,所以月小3旬是30天,月大3旬是31天。
三旬就是三十天。一旬是十天,三旬就是三十天了,也就是一个月。
旬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表示以天干甲日到癸日十天时间的循环为“旬”。金文加日,则明确表示以十日循环为“旬”。从初一到初十,或者从甲日到癸日,是一旬。过了一旬又是新的一旬,一个月三旬。
3旬等于30天,因为3旬,分为上旬,中旬,下旬,一个正常为30天,所以3旬就30天或3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