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趣味性原则
所谓趣味性,就是要求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应该让幼儿感到有兴趣,活动过程中能引起他们愉快的情绪,并从中获得教益。
②健康性原则
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也不能为单纯的快乐而活动,活动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基本活动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③差异性原则
幼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且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教师在选择和编制体育活动时应考虑幼儿的生理特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体质的幼儿制定不同的目标,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
④量力性原则
每个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不能强迫幼儿按照自己的标准活动,而应根据幼儿的个人能力量力而为。
⑤易行性原则
易行性原则是指创编体育活动的实施要简易、可行,编排的活动动作要难度适中。动作练习组合和体操都应符合相应年龄阶段幼儿的接受能力,动作只要粗略掌握就能随配乐而行,更容易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与动机。
1、能听信号变速走、变速跑。
2、能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和跑。
3、能步行1.5公里,能走跑交替200米,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4、能一路纵队跑,初步掌握圆圈跑、往返跑、持物跑。
5、能双脚行进跳,单脚跳、爬跳。
6、原地双脚往上跳,从高30厘米处往下跳。
7、能自然摆臂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0厘米左右)。
8、能原地自转3圈,能单脚站立8秒。
9、在高20-30厘米、宽20厘米、长2.5米的平衡木上走。
10、能自抛自接球、传球、滚球、拍球。
11、发展投掷的能力:掌握单手肩上投掷基本动作要领。
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与小班幼儿相比,各方面体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刚开始要做的身体协调活动,比如先从简单的系鞋带.用筷子吃饭.用剪刀剪直线.剪纸.折纸.自己穿衣服。在增加难度体能训练,快走.跳跃.攀爬.翻跟头.跑步.身体各部位都比较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