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年怎么称呼

2024-11-12 04:25:21
古代成年怎么称呼希望能解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古代男子20岁成年,称之为“弱冠”。这时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等他们成年后,要为他们举行“成人礼”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这一习俗在《说文》里被称为: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因此二十岁左右也可称为“弱冠之年”。

2024-11-12 04:25:21
赞 924踩 0

全部回答(2)

女:15岁 及笄

男:20岁弱冠

2024-11-12 04:25:21
赞 4732踩 0

古人一般是20岁可以成年,特指弱冠之年

2024-11-12 04:25:21
赞 9191踩 0

古代男子成年称为弱冠,女子成年为及笄。中国古代的成年仪礼,男子有冠礼,女子有笄礼。冠礼是指古代男子在未成年前束发而不戴帽,到了二十岁成年时才由长辈为其梳发并戴上新帽,这个纪念仪式就称为冠礼。但此时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2024-11-12 04:25:21
赞 927踩 0

古代的女孩成年称及笄男孩称加冠。

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2024-11-12 04:25:21
赞 1139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