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世纪95年正式迈入打工行业。
第一站是广东东莞。当时有这样一句说法: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
95年的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三资企业已如雨后春笋,遍地皆是。那时候的东莞便十分富裕了,有广东四小虎的美誉。我首先去的是东莞长安镇,当时长安镇拥有各种企业上干家,特别是港资和台资企业极多。但当时工资普遍很低,但求职的人特别多,一家工厂招工数名,都会有上百人前来面试。大部分工厂都会要求初中以上文化,25周岁以下。
我进的第一家厂是台资鞋材厂,每天9元,工作时间9小时,加班1小时1.2元。你可别嫌工资低,我还买了一条烟送厂里主管才顺利上班,还压了100元压金。我在这家厂干了半月,没拿到一分钱工资,便离开了。
第二家厂是家港资表壳厂,名叫鑫兴,我是95年8月进的厂,开始是做杂工,每天12元,依然工作9小时,加班是正班的1.5倍。星期天算加班。如果不加班每月只有300元,由于当时赶货,每天加班都不低于120小时,所以当时每月可以领到5、600元。
当时刚进厂的新工人,日薪都是12元,3个月后每个人都会涨一次工资,一般是2至4元。
我上班这家表壳厂是当时整个工业区工资最好的,当时这个工业区无论电子、五金、玩具、制衣厂普工大多只有2、300元。
95年的珠江三角洲,也是当时全国打工人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但工资基本都在干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