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节奏怎么划分

2024-11-12 19:47:40
文言文节奏怎么划分求高手给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一、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二、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三、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四、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五、“而”字后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1.“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

2.“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而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续.

3.“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

4.“而”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六、节奏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七、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八、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九、“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作句尾语气助词则不作停顿.

十、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十一、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主、谓、宾).

二、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语来确定朗读节奏.

三、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

2024-11-12 19:47:40
赞 4059踩 0

全部回答(2)

文言文的节奏可以根据句子中的字音和韵律来划分。

1. 字音节奏:文言文的字音节奏可以根据每个字的声调和轻重来划分。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轻重分为重音和轻音。在朗读文言文时,需要根据字音的声调和轻重,调整语调的高低和声音的强弱,以保证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2. 韵律节奏:文言文的韵律节奏是指句子中的音节重心和句子的长短节奏。在朗读文言文时,需要根据句子的韵律和节奏,掌握句子的呼吸和停顿,以使朗读更加流畅自然。

总之,要想准确把握文言文的节奏,需要熟练掌握古代汉语的发音规律和词语的韵律特点,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朗读和练习。

2024-11-12 19:47:40
赞 8378踩 0

划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的方法:

1、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例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例如: 夫/环而攻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故/有所览辄省记

2、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

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

例如:佳木/秀而繁阴;问/今是何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5、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7、并列短语间要停顿。

例如:山肴/野蔌;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不能停顿的情况:

偏正短语:例如:而/乡邻之生/日蹙

介宾短语: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生/于忧患;其/如土石何

9、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

例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0、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

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天门/中断/楚江/开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例如: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

2024-11-12 19:47:40
赞 8469踩 0

文言文的节奏是指文字句子中的音律和节奏感。通常情况下,文言文句子的节奏可以分为两种:平仄和声调。平仄指的是文字句子中的音高和音强的差异,可以分为平声和仄声。平声字一般读作平声,即声调不变。而仄声字在读时需要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升,以表示一种抑扬顿挫的感觉。平仄用来表达文言文的情感和思想,有助于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声调指的是文字句子中的音调和声音的高低。文言文的字音中一般有四种声调: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每一个字音都有其固定的声调和音律,要在读音中正确地表达出来,以防止发出歧义或不好的语气。总之,理解文言文的平仄和声调对于正确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表达语气非常重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练习,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节奏和语感。

2024-11-12 19:47:40
赞 6269踩 0

1 文言文的节奏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2 具体说来,文言文主要以平仄对立的方式来构成节奏。平声和仄声交替出现,平仄相间,形成“有章可循”的节奏感。而文言文各个时期的语言风格、韵律特点以及诗歌、散文等文体的特点,也都会影响节奏的划分。

3 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可以根据每句话中的平仄划分为“平起还落”、“平平仄仄”、“仄起平平”、“仄仄平平”等节奏形式。同时也可以根据每段文字的整体风格,结合文言文的读音规则,较为准确地划分出节奏感。

2024-11-12 19:47:40
赞 8475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