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州
明清时期江苏太仓地区的古称
太仓州,是明清时期江苏太仓地区的行政区名称,1497年(明弘治十年)立太仓州,属苏州府,当时辖区范围为现太仓市、嘉定区。
1724年(清雍正二年),升格为太仓直隶州,并析地置镇洋县,下辖镇洋县、崇明县、嘉定县、宝山县(自嘉定县分出)等四县。
1912年,废州建制,太仓州和镇洋县合并,定名太仓县。太仓直隶州就此分解为:太仓、嘉定、宝山、崇明4县。
1914年,太仓属沪海道12县之一。
1927年,沪海道被撤销。
1932年,太仓县隶属第五区督察区。
1949年正式设置嵊泗县。
太仓直隶州辖区范围:今太仓市全境;昆山市蓬朗新镇等部分地区;上海崇明县、以及嘉定区、宝山区、杨浦区、虹口区、闸北区、杨浦区、普陀区等苏州河以北各区;浙江嵊泗县大部分地区。
太仓,古代储谷的大仓。通俗说是大粮食囤。
《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清史稿·食货志一》:“天府太仓之蓄,一旦荡然。”.胃的别名。本以太仓喻胃,后径称胃为太仓。
太仓,江苏省辖县级市,由苏州市代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太仓隶属苏州市。
1993年3月,撤县建太仓市。
太仓别称是娄东,娄东又叫娄城。
太仓是苏州所辖的县级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太仓文化属吴越文化,太仓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太仓,作为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与上海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语言文化相通的“同城效应”。太仓属亚热带季风区,太仓有金仓湖国家级风景区、弇山园、沙溪古镇等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