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单句断句规则

2024-11-15 01:26:35
文言文单句断句规则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1.句首表示领起的词语或关联词语之后,应当停顿。

例句(1)夫/战,勇气也。

例句(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是一个双音节词的中 间要停顿。

例句(1)可/以一战。

例句(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3.主谓宾之间要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例句 臣之妻/私臣。

(2)谓宾之间要停顿。

例句 先帝不以/臣卑鄙。

(3)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分开读。

例句 其一/犬坐/于前。

例句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句式整齐的句子,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呵成。

例句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例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语句倒装之处要停顿。

例句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例句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地名等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例句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例句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8.“也”用在句中提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是句尾语气助词无须停顿。

例句 余闻之也/久。

例句 可/计日而待也。

9.停顿要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

例句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0.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主谓之间)后要停顿。

例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1.转折连词“而

"前一般要停顿。

例句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断句两忌 给文言文语句断句有两忌。一忌一步到位,二忌脱离文意。

2024-11-15 01:26:35
赞 6859踩 0

全部回答(2)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

4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6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

7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8.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

9.诗句节拍间要停顿。

2024-11-15 01:26:35
赞 4329踩 0

文言文断句五个小诀窍:

1、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

例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

例如:夫/环而攻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故/有所览辄省记。

2、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

例如:可/以一战;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

例如:佳木/秀而繁阴;问/今是何世;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山行/六七里。

5、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

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24-11-15 01:26:35
赞 4835踩 0

文言文单句断句的规则有:名词或代词作主语其前断句,作宾语其后断句。

表对话的词语如“曰,谓,”等其后断句,句末语气词如“焉,矣”等其后断句,表判断的词“也”其后断句,时间名词如“初”其后断句等。

2024-11-15 01:26:35
赞 97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