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旬代表的是八尺。在周代时一旬大约表示1.848米;在秦代一旬大约表示两米以内;在隋朝、唐朝、宋朝以及元朝一旬大约是2.4米左右;在明清,一旬固定为2.67米。
在古代一旬代表的是八尺。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一尺的长度会有所不同,因此一旬的长度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周代的时候一尺是23.1厘米,因此一旬大概就是1.848米;在秦朝的时候一旬的长度大约是在两米以内;在隋朝、唐朝、宋朝以及元朝的时候一尺大约是30厘米左右,因此一旬大约是2.4米左右;到了明清的时候,一尺固定为33.33厘米,因此一旬就固定在了2.67米。
古代的长度单位
在古代,除了寻和尺之外,还有其它的许多的单位,比如:寸、丈、常、毫、厘、跬、里等等。
旬是一个计程单位。一旬等于1120000厘米。
旬是十天,三旬等于一个月。旬不是长度单位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1英里=1760码=5280英尺=1.609344公里;
1码=3英尺=0.9144米;1英寻=2码=1.8288米。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1英里=1760码=5280英尺=1.609344公里;
1码=3英尺=0.9144米;1英寻=2码=1.828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