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中关于中枢划分的方法有三种:
1. 中枢的定义:三个次级别走势重叠,构造出本级别的一个中枢。
2. 围绕某中枢震荡的次级别走势大于等于6个时,该中枢升级为高一级别的中枢。
3. 紧邻的两个同级别中枢重叠,就会构造出高一级别的中枢。
之前说过,放弃第3种划分方法,现在仍然坚持以前的看法。因为,该方法划分出来的中枢,能量偏小,很多时候比次一级别中枢的能量还小。
缠论在中枢划分时,是从形态方面着手的,没有考虑成交量。个人觉得,引入成交量可以使中枢划分更准 确。比如说,一个5分钟中枢,如果成交量比附近其他的5分钟中枢大上好几倍,那么该中枢应该被看做30分钟中枢。举个简单的例子,长平之战持续的时间不算太长,双方交锋的次数也不算太多,仅从战争的形态上分析,该次战争的级别并算太大。但由于双方都是倾全国之力,投入的兵力巨大,长平之战应该算的上战国时期最大规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