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不决故事来源是什么

2024-03-07 14:31:07
狐疑不决的成语解释
写回答

最佳答案

故事来源:

黄河的孟津、河津两处渡口河面较窄,冬天河水结成冰,车马可以从冰上渡过。刚结冰时人们不敢过渡,古人想出让狐狸先行通过的办法,因为狐狸多疑,边走边听冰下的水声,遇到狐疑不决时必须提防能否通过,狐狸能过就可以放心通行了。

解释: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2024-03-07 14:31:07
赞 1044踩 0

全部回答(2)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南朝宋班固《后汉书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词性特征: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狐,不能读作“ɡū”。

近义词:犹豫不决 忧柔寡断

反义词:当机立断

成语例句:县官听说,也自狐疑不决起来,暗想道:这事倒是我认错了?(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

2024-03-07 14:31:07
赞 241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