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浮桥始建于北宋皇佑初年(1049年),距今已900多年,位于泉州新门外,桥长200多米,横跨晋江,桥墩15座,是有名的泉州十八景之一的“笋江月色”景点,历经历史变换和风雨洗礼,曾经的浮桥除了些许桥墩外,已不复存在曾经的辉煌,如今也被在旁边建造新桥“笋江桥”所替代。
北宋皇佑初年(1049年),泉州郡守陆广造舟为梁,名曰“履坦”,又名“浮桥”。
泉州浮桥是900多年前始建的浮桥,又叫笋江桥,长200多米,桥墩15座;这个景观是泉州十八景之一。石笋桥:俗称“浮桥”,在泉州新门外,是横跨晋江的又一大桥。建于宋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全长八十多丈,原来桥墩高在,桥板厚长,十分巍峨壮美。
50年代改为公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