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发展的基本阶段

2024-05-07 18:08:53
企业会计准则发展的基本阶段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变迁历程分为国际会计惯例引入学习、国际会计准则学习借鉴、会计制度统一完善、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四个阶段。

(一)国际会计惯例引入学习阶段(1979—1992年)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1979年颁布的《关于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终点标志是1992年11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13项行业会计制度和10项行业财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979年颁布的《关于中外合资工业企业财务会计问题的若干规定》和1985年的《中外合资企业会计制度》第一次参照国际惯例设计了会计制度,其规定的会计核算一般要求、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内容均学习、借鉴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二)国际会计准则学习借鉴阶段(1993—2000年)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1992年颁布的“两则”、“两制”,终点标志是财政部于2000年12月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要求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学习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开始采用会计准则,并结合国情,采取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办法实施“两则”、“两制”。针对“琼民源”等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我国于1997年发布了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到2001年底我国已颁布了16项具体准则,标志着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逐步建立。(三)会计制度统一完善阶段(2001—2006年)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自2001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制度》的正式施行(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并鼓励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执行),终点标志是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发布39项新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实现了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企业的会计制度的统一。

2001年颁布《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颁布《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制度体系。(四)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阶段(2007年以后)这一阶段的起点标志是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39项新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这一阶段以会计准则全面取代会计制度(除少数准则保持中国特色外),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全面趋同,进一步缩小了我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是中国会计国际化趋同的显著标志。

2024-05-07 18:08:53
赞 6506踩 0

全部回答(2)

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阶段:

1. 历史阶段: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始于古代,最早的会计准则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财务报告要求。在这个阶段,会计准则主要是基于经验和传统的原则,缺乏统一性和标准化。

2. 现代阶段: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更加准确和可比较的财务信息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在这个阶段,各国开始制定自己的会计准则,例如美国的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和英国的英国会计准则(UK GAAP)。

3. 国际化阶段:20世纪后半叶,全球化的趋势增强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需要建立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来提供统一的财务报告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成立于1973年,开始主导制定国际会计准则(IAS)。

4. 统一化阶段: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大的一致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与美国金融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合作,共同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自2005年以来,IFRS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通用标准。总的来说,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从基于经验和传统的原则,到国家自主制定的准则,再到国际协调的全球标准的过程。这些阶段的发展对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促进跨国投资和经济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24-05-07 18:08:53
赞 8828踩 0

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负责,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IAS)。

第二阶段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制定,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负责,取代了IAS,并逐步被全球范围内的企业采用。

第三阶段是国家会计准则与IFRS的融合,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对IFRS进行本土化改进,形成了国家会计准则,以适应本国企业的特殊需求。

2024-05-07 18:08:53
赞 6609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