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
②扬雄:《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等。
③班固:《两都赋》等——是对长安、洛阳这两个古都历史的总结,《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庶、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
④张衡:《二京赋》——《西京赋》、《东京赋》,二京指汉的西京长安与东京洛阳。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备,可被看作诗化的散文、散文化的诗。作为汉代文学中极富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汉赋取诸文体之长,成就了一种新的文体。汉赋运用楚辞主客问答的行文形式,还融人四言、五言或七言诗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特点:语句方面推崇骈偶,以四、六字句为主;语音方面,主张声律谐协;文辞方面,注重藻饰和用典。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均代表了汉赋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