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不知何处有人吹起芦管,惹 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芦 管:以芦叶为管制成的乐器。征人:远 行的人,此指出外征战戍边的将士。望 乡:指思乡。【鉴赏1】 漂泊异乡的人,在那凄清的夜晚,听到幽怨的笛声,最容易激起满怀乡愁。原诗语译如下: 在一片沙白似雪、月色凄冷如霜的深夜里,不知在什么地方有人吹奏着芦笛,使征人们个个听得哀愁万分,一夜都痴迷地望着故乡。原诗描写征人的思乡情怀,也是描写人心对征战的厌烦。【鉴赏2】在万籁俱寂的月夜里,不知 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凄凉哀婉的芦笛声,身戍边地的征人们听了,不由 得一整夜都在望乡思念。诗句写出征人们因听笛而被触发的乡思。说 “不知”,准确地展示出征人们乍闻笛声,即动乡思的神情。他们根本 无暇去查究何人所吹。说“尽望”,则见所有征人人同此心,心同此 感,无一例外,从中可见诗人用词之准,也可见笛声对征人们的独特威 力。以音乐情绪揭示人物的思想情感,是这两句诗显著的抒情特色。注: 芦管, 截芦为管, 可吹奏, 类篥。 征人, 指戍守边塞的 人。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