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一来,诗不比小说和散文,本来就是思想的高度凝练。
二来,一种观点认为,艾青诗歌的历史性是强于文学性。换言之,读懂艾青,就必须读懂他所经历过的时代,读懂他对“土地”的情感(土地是他的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艾青1910年出生,原本是学画的。抗战爆发和改革开放时期,是他创作的两个高峰期。其中包括抗战时期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吹号者》《火把》《向太阳》等,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光的赞歌》等等。一路来,艾青像一座活界碑,见证了国家民族的苦难辉煌。丰富的经历,无疑影响到了他诗歌的情感递进和主题选择。可惜,时间使得年轻人和艾青之间出现了情感断层。也难怪,去年来金华参加艾青论坛的南京大学教授傅元峰会说,“在当下,艾青有一种读者危机”。
因为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