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3 竿 竼 竾 笀 笁 竽 笈 笃 笂 笔画4 笆 笋 笑 笄 笊 笫 笏 笅 笇 笉 笌 笍 笎 笐 笒 笓 笖 笔画5 笛 笨 第 符 笺 笩 笭 笯 笰 笲 笴 笵 笶 笷 笹 筇 笽 筇 笸 笪 笙 笮 笱 笠 笥 笤 笳 笾 笞 笗 笘 笚 笜 笝 笟 笡 笢 笣 笧 笔画6 等 答 筐 策 筏 筘 筚 筅 筵 筌 筋 筛 筒 筝 筑 笿 筀 筁 筂 筃 筄 笔 筈 筊 笋 筎 筓 筕 筗 筙 筜 筥 筬 筳 笔画7 筷 筹 简 签 筠 筮 筻 筢 筲 筱 筞 筟 筡 筣 筤 筦 笕 筨 筩 筪 筭 筯 筰 策 筶 筸 筺 筼
第
下第
[ xià dì ]
基本解释
下第 xiàdì 下等;劣等
∶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昨下第
详细解释
下等;劣等。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於下第。”《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