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在中国的地位随着不同时期的历史政治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外交工作"一边倒"的背景下,中国全面接收来自苏联的各种援助,包括大批苏联专家援华。为了消化吸收来自苏联的技术资料、照顾苏联专家的生活起居、协调与苏联的政治军事行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俄语专科学校或者开办俄语专业,同时派遣大批留学生赴苏联学习。此时俄语成为我国第一外语。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两国关系从友好到破裂,而中美关系又从对立到和解的过程,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这也是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