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厎字,念 [dǐ]厎,古汉字,古同“砥”,砥砺;砥柱。
同“底”。引证释义1、古同“砥”,砥砺;砥柱。
2、平:~平(平均)。
3、 终:~止(终止)。《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毛 传:“厎,至也。”《左传·宣公三年》:“天祚明德,有所厎止。”4、致:~豫。《孟子·离娄上》:“ 舜 尽事亲之道,而 瞽瞍 厎豫。” 赵歧 注:“厎,致也;豫,乐也。”5、古同“底”,《康熙字典》:又【说文】厎,或从石作砥。【诗·小雅】周道如砥。又【韵会】通作底。
厎 拼音:zhǐ dǐ 部首:厂,部外笔画:5,总笔画:7五笔86&98:DQAY仓颉:MHPM笔顺编号:1335154四角号码:71242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38E基本字义--------------------------------------------------------------------------------● 厎dǐㄉㄧˇ◎ 古同“砥”,砥砺;砥柱。
◎ 平:~平(平均)。
◎ 终:~止(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