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免修免试的成绩计算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来进行排名的。
综合成绩主要由课程成绩和综合素质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课程成绩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而综合素质成绩则占有较小的比例。具体来说:课程成绩:这部分成绩是根据学生在规定课程中实际修习的成绩来计算的,这些课程通常包含在专业的培养方案之内。课程成绩的计算公式是将各门课程的成绩乘以相应的课程学分后相加,然后将总和除以所有课程学分的总和再乘以85%,最后将得出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并进行四舍五入处理。如果综合成绩相同,则会按照学院设定的规则来确定名次。综合素质成绩:这部分成绩是对学生在学术以外的多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学业水平、科研能力、服务贡献以及获得的奖项等。综合素质成绩的计算方法可能因不同的院校和专业有所不同,但通常会涉及到一些特定的指标,如专业核心课程、校企合作类课程、学科竞赛与创新、科研奖励和其他奖励等方面。这些成绩会作为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之一,影响最终的排名。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课程可能只用于检查学生的推免资格,而不计入课程成绩,这类课程通常是公共选修通识课程。此外,某些校企合作类的课程可能会被归入综合素质成绩的部分进行单独计算,而不是直接纳入课程成绩的计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