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写诗词,不同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会有不同风格的作品,比如豪放的李白,家国情怀的杜甫,空灵诡异的李贺等等。
写伤怀别绪更是古人的强项,也有主要以忧愁为基调的词人,比如缠绵于烟花柳巷的柳永,失国被囚的李煜,李清照的词更是干脆明了,直击内心。而关于忧愁烦恼的诗词更是数不胜数。个人相对比较喜欢词,有深刻印象的写忧愁烦离的诗词主要有以下几句: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言。昨夜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豪放的诗句也能反应愁绪,如果辛弃疾的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格局庞大,但这种无力感的情绪也一目了然。古代诗词确实是我国历史瑰宝,现在想一想这些诗句,都不由心潮澎湃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云母屏风烛影深 , 长河渐落晓星沉。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古人写忧愁的诗句有许多,象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还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还有《长乐坡送人赋得愁字》: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终日坡前恨离别,漫名长乐是长愁。
默念两首,自己理解.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众鸟高飞尽,孤雲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