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认为君臣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臣对君的态度,视君对臣的态度而改变,而不是一味的阿奉承这高高在上的权势。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这无上至尊的代表放在最后的位置,可见孟子对权势的认识定位是十分具有民主色彩和独立意识的,既没有卑躬屈膝的奉承,也没有敬而远之,更是反对一味的愚忠,唯权势是从。孟子在与国君交谈时,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为王者师的气派,总是以老师教育学生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气势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向诸侯国君进言时,没有把他们至高的地位放在眼里,而是选择轻视,以不避锋芒之言辞直冲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