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高考主要是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
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生物这些学科,高考形式还是实行的百分制,也就是每一门学科的总分都是100分,分文理科分别进行高考,语文,数学,英语是文理科公共考试科目,理科是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文科考历史政治地理三门学科。
80年代高考考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英语这些科目。
本人一九八零年参加高考,那时候高考理科科目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文科科目是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政治。到一九八四年之后理科后文科有都增加了一个科目是英语。
所以,80年代高考考的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