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赵括换成韩信,长平之战结果会不会改写

2024-05-09 16:54:19
如果把赵括换成韩信,长平之战结果会不会改写,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长平之战的发生,绝对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大事。

秦国统一天下的三个重要瞬间,分别是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和长平之战。其中的长平之战,可以算是秦国统一战争中最难啃的一次了。而长平之战影响胜负的关键,就在于秦国的反间计。秦国通过反间计,使得赵王对廉颇心生不满,于是将廉颇替换成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从而奠定了长平之战的胜利。那么,如果将赵括换成韩信,结局又会如何呢?韩信用兵,以少胜多,攻心为上一、井陉之战韩信灭赵之战,以几万士兵在井陉迎击赵国二十万士兵。韩信等人千里奔袭,粮草供应不及时,士兵疲惫,人数还处于劣势。按理来说,韩信能够赢的机会很少。可是,韩信却并没有放弃。在行动之前,韩信打听到成安君陈馀是一个迂腐书生,于是便制定了详细的攻心机会,企图利用成安君陈馀轻视自己的特点赢得胜利。一方面,韩信派出一支部队背靠河水展开决战的事态,吸引赵军倾巢出动;另一方面,韩信则派出一支骑兵乘赵军倾巢而动之时,将赵军营寨的旗帜全部换成汉军的旗帜。由于韩信等人背水一战,战斗力大增,赵军久攻不小,便想起了撤退。谁曾想,等赵军来到营寨以后,已经插满了汉军旗帜。于是,他们便以为汉军已经击败了赵国,便纷纷溃败而逃。

二、潍水之战潍水之战,亦算是韩信的灭齐之战。此战中,韩信依旧是利用了项羽手下大将龙且轻敌的特点,设置了埋伏,花费了极小的代价,击败了龙且大军,消灭了齐国。从韩信的用兵特点来看,他十分擅长利用敌人的性格特征,以此进行有针对的排兵布阵,力求减小战争的损耗。韩信的加入,对于赵国是一场及时雨其实,关于赵国不换赵括是否能够获胜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久。而令人丧气的是,大多数人都认为,赵国即使不用赵括,依旧用廉颇,赵国获胜的机会依旧渺茫。理由就是国力的差距。诚然,长平之战发生前夕,赵国经过长时间的韬光养晦,已经成为了当时仅次于秦国的大国,其胡服骑射的改革更是令赵国骑兵的战斗力十分强悍。而骑兵在古代一直是一种强力兵种,其对于步兵有着明显的优势。可是,赵国再强大,在面对秦国这种几乎没有缺憾的国家面前,依旧略显无力。赵国的胡服骑射是不完整的,其内容很简单,学习胡人的服饰,学习胡人的骑兵技术。而在其他方面,胡服骑射几乎没有帮助。反观秦国商鞅变法,军事有军功爵制,经济有重农抑商。秦国的变法使得秦国变成了只有耕和战的国家。这是赵国无法相提并论的。因此,到了长平之战后期,到了比拼国力的阶段,赵国输的概率很大。而韩信的用兵特点,上面已经提到了,力求战损最小。因此,韩信的加入能够稍微弥补赵国国力上的差距,而剩下的,就是白起和韩信之间的比拼了。对于这个,就不好比较了。毕竟,两位都是古代十分强劲的武将。

2024-05-09 16:54:19
赞 8567踩 0

全部回答(2)

很简单。就让赵括打也让秦国惨胜,赵括就像三国里的马谡,没有实战经验。赵括就是一个小白没有上过战场,但是战争随机应变的,就这样让一个小白也让一个战神白起也付出了杀敌一千,自己损失八百。如果换成韩信。你们品。你们细品。但说回来结果是也是赵国败不管是韩信还是李牧。因为秦昭襄王和赵襄王不是一个档次的,李牧就是被逼死的,何况韩信。秦国的离间计玩的溜。赵国灭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自己的观点,

2024-05-09 16:54:19
赞 5233踩 0

一样会输,因为历史不会因为假如而改写。

2024-05-09 16:54:19
赞 9174踩 0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著名,也是最惨烈的一次大决战。当时势力最强的秦赵两国,调遣了百万雄师对峙于长平一带。赵军统帅赵括,因为轻敌,中了秦将白起的诱敌之计,主力被围。最后,赵括突围失败,中箭阵亡。主将阵亡,赵军随即投降,长平之战以秦军的惨胜结束。

此战,赵军共损失士卒40余万,而秦军也是“死者过半”,20余万人战死。赵国因此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独自与秦国抗衡。而秦国也几乎耗尽了全部国力,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实际上,赵国原本是有机会,得到上党之地,并逼退秦军,取得战略性胜利的。

只是,赵王没有把握住机会罢了。

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和外交策略就是合纵连横。赵国如果外交方法得当,完全可以震慑秦国,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国策·秦赵战于长平》记载,赵军不胜,赵王就向楼昌和虞卿问策。楼昌主张重金跟秦国议和。不过,这个主张遭到了虞卿的反对。虞卿认为,找秦国议和,主动权在秦国手中,必然不成。最好的办法是“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贪图宝物,必然会接待赵国的使者。这时候,“秦必疑天下合从(通纵)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

虞卿绝对是外交和心理战高手呀。如果赵王听从了,秦国必然会议和退兵。

《史记》记载“赵无食,请粟于齐,齐不听。”如果赵国除了向齐求救之外,还同时跟楚、魏、燕等多国合纵,同时发表声明,跟秦国决战到底的话,齐国的态度应该也会有所改变。

而当时秦国的想法是:“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只要有诸侯国救赵国,秦国也害怕支持不住,因为当时秦国也缺粮、缺兵,也做好了退兵的准备。

可是,赵王没有听,反而直接派使者跑去秦国议和。秦国立刻到处散布秦赵正在议和的消息,实际上并没有同意。而其他诸侯国一看,现在给粮、发兵救赵,秦赵连横了,那岂不是得罪了秦国,于己不利。于是乎,大家都开始观望,这才最终导致了赵国的惨败。

当然,如果坚持让秦赵两国硬拼,长平之战用韩信换赵括的话,战争的结果肯定还是会被改写。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跟两人的作战风格有关。

其一、韩信相比赵括,要更加的隐忍,持重。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赵括之所以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就是因为轻敌。

赵括的父亲赵奢就曾经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意思就是战争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赵括谈论起来却跟儿戏一般。

韩信就完全不同了,能够承受“胯下之辱”,完全具备宠辱不惊的能力,遇事可以冷静的思考。只要重视一件事情,就不会轻易中对方的诡计。

其二、韩信相比赵括,更善于做情报工作。

赵括之所以犯了轻敌的错误,主要就是因为秦国严格封锁了启用白起为长平战场主帅的消息。赵括战前应该研究过王龁的作战方式,在他的脑中,肯定认为廉颇打不过你王龁,但以本将军的勇武,肯定可以一战败之。

赵括应该是有这个能力。他在赵军被包围之后,可以在断绝粮食的情况下,保持数十万赵军不乱,统军能力非凡。而且,赵括最后还可以亲自披挂上阵冲锋,试图突围,个人战斗力也非常强悍。如果秦赵两军正面硬碰硬,秦军还真不一定就是赵括的对手。

只可惜,赵括被骗了。他的对手换成了更善于使用谋略的白起,最后让白起围而不攻,给困死了。

韩信可就没赵括这么单纯了,间谍战可是韩信的拿手好戏。

经典的井陉之战,韩信之所以敢使用背水一战、拔旗易帜的谋略,就是因为他在战前已经派细作探知了赵王张耳,不用李左车分兵,断绝汉军后路,前后夹击之谋;反而用了陈馀纸上谈兵,说什么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坚持“十则围之,倍则战”的打法。

估计韩信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开心的捧腹大笑,直喊,赢了、赢了……

所以,秦国换将的阴谋想瞒过韩信,应该比较难。即使,真得瞒过了韩信,还有第三个优势。

其三、韩信相比赵括而言,谋略显然要更胜一筹。

赵相蔺相如曾经评价赵括:“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就是说赵括虽然熟读兵法,可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的能力有点弱。这一点,从两军实力相当,赵括被围46天,都没能成功突围,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当然,不能全怪赵括,谁让赵括的对手是白起呢。

可是,如果是韩信对阵白起,那可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这应该是一场钻石局的王者之战了。

韩信在井陉之战的背水一战中,就使用了诱敌之计,将赵军引诱到了背水而建的大寨之中。

长平之战,韩信同样会根据地形布置好疑兵和口袋阵,等白起上钩。而白起也同样布置了口袋阵。只见韩信和白起各挥一条手绢,互相在那里勾引,来呀、来呀……

嗯嗯,想想这个场景就够搞笑的。

然后,双方万一接战,有一方被围了,肯定会开始玩包围与反包围,再来一个包围与反包围的游戏。

不过,韩信相比白起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更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出奇制胜。

这一点,从历史上除了韩信之外,很少有人再能用背水一战,取得胜利就可以看出来。而且,韩信的奇谋更多,更善于原创出新。攻打魏王豹,韩信除了声东击西的常见谋略之外,还利用一切可用的物品,创造了木罂渡河之法,绕后偷袭取胜;攻打项羽,更是善于使用心理战,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瓦解了楚军。

所以,白起跟韩信玩谋略,应该没有韩信的奇谋多呀。同时,韩信必然会发挥赵军胡服骑射的机动能力,不断的骚扰秦军及其粮道,并寻机蚕食秦军的有生力量。最终,白起可能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秦军的大败。

毕竟,一个比较“二”的赵括,在被包围之后,通过正面硬拼,就已经让秦军“死者过半,国内空”了。韩信出马,即使不能完胜秦军,至少也会跟秦军战一个两败俱伤,逼退秦军。即使是双方都没有获胜,只要秦军退兵,那么从战略上而言,就是赵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

2024-05-09 16:54:19
赞 1925踩 0

个人觉得很难,这不但是两国军力的交战,智谋的交战,更是两国国力的交战,两国朝堂的交战。

从兵力来看,秦国占优。赵换韩信,智谋暂时以未知确定。国力就不用比了,秦国远胜赵国。最后再来看两国朝堂,秦国团结一心,白起换将直到最后才被六国知晓,赵国首先不说是中了离间计,还是有意要换上赵括。就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开始,秦始皇的老爹异人,作为秦国重要的质子,竟然在一个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逃跑了,算吕不韦能量大吧。再过上几年,作为更重要的质子,秦始皇嬴政,竟然和他妈也一起逃跑了。由此可看赵国朝堂的腐朽,四条秦国占优三条,还有一条不确定,赵括还能给秦国如此大的杀伤,也算是难能可贵了。当然,当时的情况已经无人知晓,后人也只能自己推测了,就我个人认为,赵括被黑化。战败总要有人负责,你爹那么厉害,你就不该败,正好你头够大,带上吧,好给全天下一个交代。

2024-05-09 16:54:19
赞 5394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