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的典故

2024-05-09 17:22:07
关于成语的典故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写回答

最佳答案

关于成语的典故如下:《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使齐人傅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是成语“齐咻”的典故。该典故比喻环境不好,正面教导抵不过反面干扰;也指众口纷纭,妄加议论。另外,还有其他成语的典故,如“一鼓作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铁杵磨针”比喻勤能补拙,不断努力可以克服困难;“破天荒”比喻长期没有出现过的事情突然发生;“眼中钉”比喻讨厌的人或事物。

2024-05-09 17:22:07
赞 9474踩 0

全部回答(2)

成语的典故很丰富。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有名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往往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智慧和道理。人们总结出这些智慧和道理,并将其凝练成形象而有力的语言,这就是成语。比如“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因为疏忽,把羊弄丢了,但是及时想到了用补牢来防止羊再次跑掉,意为及时补救错误,事情就能得到好转。因此,学习成语的典故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还能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024-05-09 17:22:07
赞 3931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