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国如何灭亡的排比句

2024-05-09 19:24:07
关于秦国如何灭亡的排比句,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1、秦灭六国之战结束后不久,秦始皇即派尉屠睢率50多万大军出击百越。

针对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的特点,秦军采取多路分兵进军,遇有大敌再合兵进击的行动方针。对于秦朝这50万大军,既有原先秦国的精锐士兵,也有楚国等山东六国的士兵。在50万大军的基础上,秦始皇发动对百越的战争共有三次,主要是秦军和雒越军的战争,这三次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这场战争从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4年结束,共历时五年,其结果是秦始皇将今广东、广西一带纳入到秦朝的疆域中了。而秦朝的50万大军,也基本上留在了岭南地区。

2、秦朝灭亡之际,这50万大军之所以按兵不动,第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负有镇守岭南地区的重任。公元前214年,秦朝才结束了南平百越之战。到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就是刘邦、项羽等起义势力的崛起。从公元前214年到公元前209年,只有5年左右的时间。在这5年的时间中,这50万大军还不能完全消化辽阔的岭南地区。如果这50万大军迅速撤回中原地区,可能导致秦始皇辛苦打下的岭南地区脱离秦王朝。而这,显然也是秦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3、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不久之后,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对于赵佗来说,此举无疑切断了岭南地区和秦朝中原地区的联系。从赵佗的行为来看,此人应该不愿意回援中原地区,而且担心中原地区的起义大军波及到岭南地区,所以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在此基础上,赵佗之后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了以番禺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最后,秦朝在岭南地区的50万大军之所以按兵不动,还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交通条件较为落后,中原地区的信息传递到岭南地区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即岭南的50万大军和秦朝核心地区相隔千里,之间的信息没有办法及时传递。对于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等人,很可能在混乱之中也没有想到派人来通知这一支大军。而刘邦、项羽等人的崛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灭了秦朝。由此,对于这些将士来说,即便回援秦朝,已经是鞭长莫及了。

2024-05-09 19:24:07
赞 4192踩 0

全部回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