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成本法下,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调整涉及到将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至实际成本。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会计分录:
1.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您需要计算本月的材料成本差异。这个差异是指实际采购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实际成本高于计划成本,则产生超支差异;如果实际成本低于计划成本,则产生节约差异。
2. **记录材料成本差异**:在会计账簿中,通过借方和贷方记录来体现这个差异。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会显示为借方余额;反之,如果是节约差,则显示为贷方余额。
3. **调整原材料账户**:在期末,您需要对“原材料”账户进行结账处理。该账户反映的是库存材料的收、发及结存的计划成本。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等于“原材料”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加上(或减去,取决于是超支还是节约)“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
4. **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在月末,需要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到相关的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这通常涉及将成本差异分摊到生产成本或其他相关账户。
5. **编制会计分录**:结合上述信息,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来体现这些调整。例如,如果您需要结转超支差,会计分录可能是借记“生产成本”等账户,并贷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如果是结转节约差,则相反地借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并贷记“生产成本”等账户。
6. **核对和复核**:确保所有的调整都已正确录入会计系统,并且与总账一致。总之,请注意,实际操作时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会计政策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建议与会计师或专业财务人员合作,以确保所有调账操作准确无误,符合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在计划成本法下,发出原材料时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当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所以,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的调账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