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皎瑕”这个词语。
皎:(1)洁白。
(2)光明;光亮。
(3)光照耀。
(4)清楚;明白。
(5)姓。五代有皎公羡。见《新五代史·南汉世家》。瑕:1.玉上面的斑点。
2. 比喻人或事物显露出来的缺陷、缺点或小毛病。
3. 裂缝;罅隙。
4. 引申为空虚。
5. 带红色的玉。
6. 指出缺点、毛病。引申为怪罪。
⒈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瑕玷。瑕垢。瑕疵。
瑕,玉小赤也。——《说文》
赤瑕驳荣。——司马相如《子虚赋》。注:“赤玉也。”
⒉空隙:瑕隙。瑕衅(漏洞,可乘之隙;亦喻过错)。
意思是形容月亮非常的皎洁,在夜晚的时候看到月光,自己的内心就会觉得非常的美好,在古代月亮代表着远方的家人
皎瑕,意思就是即是一点小毗瑕也掩盖不了玉之美洁。
皎,本义洁白明亮。《说文》释义“皎,月之白也。”也就是白而亮。
瑕,本义玉上的斑点。《说文》释义“瑕,玉小赤也。”也比喻缺点。《礼记·聘义》载“瑕不掩瑜”。意思就是一点小毗瑕掩饰不了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