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过去最有名的天文馆是佘山天文馆,但是这一层过去现在浦东修建了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天文馆,选址于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畔。
建筑面积达3.8万平米,相当于8.2个足球场那么大!是中国第二座综合性大型天文馆。不仅建筑造型独特,在景观方面同样得心应手。连接建筑之间的螺旋形绿化带,像极了星系的旋臂,自然地把整个天文馆化为一个星系。为了营造最佳宇宙沉浸感,整个天文馆几乎所有的混凝土和钢结构,都采用不规则形状。主建筑的入口处有一个金灿灿的圆洞天窗,一抬头就能看见一小片天空。但这里最有意思的是,天窗下的光斑。当太阳透过天窗中间投到地上,太阳在空中移动,光斑就会改变,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都不一样,就像日晷一样!去天文馆的时候在天窗下面记录一下光斑的位置,等逛完返程时再记录一下,新的打卡方式get√!玩转神秘三体宇宙首先就是天文馆的外观设计,这是由美国Ennead国际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师Thomas Wong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天体的轨道运动,三个圆球代表了太阳、地球、月亮三个天体。不仅是建筑本体,俯瞰周围的3组螺旋绿化带就会发现,这就像银河系旋臂一样!这个设计的就很巧妙了,而且非常的有未来感!进入场馆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楼正中央,有一个大型的傅科摆,观感性很强。顶上是直径40米的反向弧形【倒转穹顶】,仿佛一个巨碗!参观者们都不约而同坐在“碗底”静观天空,而且当天还有夏令营的小朋友,氛围十分活泼有趣。上海天文馆主要分为三大主题展区和三大特色展区,都在一条路线上,全程我们都在精心设计的环境氛围、灯光音效和场景模拟中,沉浸式体验了宇宙空间。
上海目前最有名的天文馆是上海佘山天文台
上海天文馆
上海天文馆位于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滴水湖畔,总规划用地面积5.86公顷,建筑外形以引力作用下天体的螺旋运动为形象,选取象征性的“三体”建筑构件,同时可起到大型建筑时钟的作用。整个天文馆总共有4层建筑,其中地上3层,地下1层,是上海市政府十三五期间建设的一座重要大型科普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