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 战国时思想家。
魏国人,又称杨子、阳生、阳子居。生卒年月不详。他的“为我”学说,风行一时。《孟子·滕文公下》说: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他影响之大。“不拔一毛而利天下”,把杨朱的利己思想刻画得淋演尽致。杨朱没有专门著作流传后世,只在孟子、列子等人的著作中有零星记载。“不拔一毛而利天下”是一种片面的说法,倒是《列子·杨朱第七》说得全面,把杨朱的思想归纳为:“伯成·子高侥时诸侯,禹去访间他,他不顾而耕)不以一毫利物,舍(同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扭一班,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见《诸子集成》卷三列子篇)这几句说得很明白,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不报一毫以利天下,又能够做到天下奉献给自己,也不去取,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杨朱这种主张,有人说近似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反映在财政思想上,尽可能减少国家的财政干预,压缩收入,减少支出,接近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