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矛从政是成语吗

2024-05-10 16:01:45
弃矛从政是成语吗,麻烦给回复
写回答

最佳答案

不是成语,弃武修文 才是成语。

弃武修文 qì wǔ xiū wén 【解释】修文:修明文教。放弃武事改习文教 【出处】老舍《离婚》:“吴先生的‘先生’永远不离口,仿佛是拿这个字证明自己已弃武修文了。矛,是武器,喻指武;而政,是指政治,喻指文。弃矛从政的意思大致就是,弃武从文,放弃武官职位,走向文官的道路,与“投笔从戎”基本相反。历史上弃武从文的比较出名的人物,是三国时代的徐庶。徐庶少年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结识了同郡的石韬,俩人胶漆相投 ,后来一起在魏国做官

2024-05-10 16:01:45
赞 7893踩 0

全部回答(2)

弃矛从政不是成语,投笔从戎才是成语。

投笔从戎和班超有关,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

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见于《后汉书·班超传》)后来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2024-05-10 16:01:45
赞 5752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