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这样的诗句,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里的“误入藕花深处”就是后悔识错人的形象化表现。诗人在追忆过去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曾经犯了一个错误,才会产生深深的悔恨。这种后悔,不仅仅是对错失的机会和美好时光的懊悔,更是对自己犯错误的责备和反省。后悔已经过去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成为更好的人,则后悔也就变得有了意义。人生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意,唯一能做的,就是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勇敢面对,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方向。
有此诗句因为古人有过“识人不明,亦或是错莺歌燕舞;听说多虚,怎奈是谗狂语”的描述。 诗句中的“识人不明,亦或是错莺歌燕舞;听说多虚,怎奈是谗狂语”暗示了人们常常不能准确地判断别人,有时会错过好的选择,有时会被别人的话所蒙蔽。应该在认识别人的时候,要多加注意、思考,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一面,而要深入了解,以避免后悔。
以下这句“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就是后悔识错人的诗句,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崔郊的《赠去婢》,全诗如下:
赠去婢
崔郊〔唐代〕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