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qī,最早见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柒”的基本含义为“七”的大写。字源演变:“柒”,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会意字,本义为漆树,“柒”本是“漆”的异体字,后借用作数字“七”的大写。与漆的用法分化,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柒”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大写的7写作“柒”。
柒的笔顺(笔画9画):点,点,提,横,竖弯钩,横,竖,撇,捺
①先写上面的左边三点水“氵”:点,点,提
②再写上面的右边的“七”:横,竖弯钩
③最后写下面的“木”:横,竖,撇,捺
柒,三点水的7这样写:柒。就是大写的柒。
柒,汉语常用字(一级) ,读作qī,最早出自小篆,本义指漆木,引申义为用漆涂刷过的等。
它是"漆"字的俗写形式。引申表示大写的"七"字 。
三点水的7是“柒”。这是7的大写
大写"七"字写法: 柒[ qī ] 。柒的笔顺: 点,点,提,横,竖弯钩,横,竖,撇,捺。
在中国汉字结构中,“柒”字不属于三点水旁,而是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