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与博学源于古训。
“厚德”出自《易经·坤卦》中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博学”出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前者指人才素质规格,后者反映了一种教育理念。“厚其德,博其学”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使命。首先,厚德博学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钱穆先生把中国的学问传统分三个系统:“人统”即如何做人的学问,“事统”即学以致用,“学统”即“为学问而学问”。这三个系统中都有德性要求:做人讲品德,做事讲职业道德,做学问讲学术道德。高等教育必须兼顾这三种高深学问的教与学,才能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培养出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厚德博学在高等教育功能方面展示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含义。从高等教育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两大功能看,厚德博学不仅表现为厚人之德、博人之学,还表现为厚社会之德、博社会之学。所谓厚社会之德,表现为通过高等教育专门机构---大学以及所培养的人来传承和弘扬人类美德,并以超然的姿态对社会道德进行批判性评价,为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作出贡献。所谓博社会之学,表现为大学作为传播、研究和应用高深学问的场所,在知识创新、促进社会科学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社会组织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的意思是深厚的恩德要求事实切实履行。
厚德:意思为有大德。深厚的恩德。施以厚泽。深深地感激。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出自《周易》。
博学: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现代综合性大学,在专业、学科等方面都应具有博的特点,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
笃行:切实履行。专心实行。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素养,博学多才,拥有非常丰富的学识和才能,在生活中能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会弄虚作假。自己决定的事情能够坚持到底,不会轻易为一些人和事物改变内心的选择。体现了一个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打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这样才能创造更加辉煌的人生。
厚德博学,厚,是深厚的意思,德,是品德,道德品质优秀,博,是博大,学,学问,成语的意思是,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博大的学问,既有德又有才,是难得的优秀人才。求是笃行的意思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忘初心,笃定的理想,一定要付诸行动,说到做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