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sào、sǎo,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埽”的基本含义为治河时用来护堤堵口的器材,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引申含义为用秫秸修成的堤坝或护堤。“帚”,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ǒu,最早见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帚”的基本含义为扫除尘土、垃圾的用具,如扫帚、笤帚。
埽帚的读音,读作sào zhǒu。
字义为:扫除尘土、垃圾的用具。
帚卜(吴中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以占事)
《说文解字》解释:
糞也。从又持巾埽冂内。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葬長垣。支手切。
《玉篇》掃除糞穢也。《禮·曲禮》凡爲長者糞之禮,必加帚于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