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动衬静描写景物的诗文

2024-05-11 23:32:49
以动衬静描写景物的诗文求高手给解答
写回答

最佳答案

1.以动衬静的古诗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

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指出“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其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被称为“文外独绝”。《梁书?文学传》有这么一段记载:“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诗人写山林,在于写出若耶溪的幽静,这样幽静的环境,与“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和谐统一,是开头“泛泛”、“悠悠”之情趣的写实。写山林的幽静,不是以静写静,而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俱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

2024-05-11 23:32:49
赞 4346踩 0

全部回答(2)

以动衬静是一种写作技巧,它通过描写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出静态的景物,从而更加鲜明地表现出静态景物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以动衬静描写景物的诗文:

1.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泉、竹子、莲叶等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出山间的清幽和宁静。

2.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通过描写飞燕的繁忙和鸳鸯的闲适,来衬托出春天的生机和温暖。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首词通过描写惊鹊、鸣蝉、蛙声等动态的景物,来衬托出夏夜的宁静和美好。

4.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首诗通过描写早莺和新燕的动态,来衬托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这些诗文通过以动衬静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4-05-11 23:32:49
赞 6287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