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xíng gǔ dào“陉”,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xíng。
“陉”的基本含义为山脉中断的地方;引申含义为灶的边缘,如灶陉。在日常使用中,“陉”也常做名词,表示灶边承放器物处的形状、样子。“陉”,初见于秦系简牍时代,形声字其形象像一座座山坡,表示山坡中断的地方,本意是山脉中断的地方。后来又在秦朝小篆中发现,“陉”字繁体和简体版皆从秦系简牍演变而来。陉,音xíng,即山脉中断的地方。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从北往南依次为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
bái xíng gǔ dào
“道”,普通话读音为dào。“道”的基本含义为路,方向,途径,如道路、铁道;引申含义为指法则、规律,如道理、道德。
在日常使用中,“道”也常做动词,表示取道,经过,如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