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凌晨这说法,这是现代的,古人计时有这么几种:
一、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夜半(23-1点,以下类推)、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yì)、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凌晨四点多是古代的寅时。
寅时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之一,指凌晨三点到五点 。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上午 3 时正至上午 5 时正)。
凌晨四点半可以用文言文表达为“寅时四刻”。寅时是指早上3点到5点之间的时间段,四刻是指四点到四点半之间的时间段。因此,凌晨四点半可以用“寅时四刻”来表达。文言文是指古代汉语的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使用简洁、雅致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因此,使用文言文来表达时间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习惯。
1. 凌晨四点半可以用文言文表达。
2. 因为在古代,时间的表达方式与现代不同,凌晨四点半可以用“子时四刻半”来表示。
3. 在古代的时间划分中,一天被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被细分为八刻。子时是一天的第一时辰,从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而半刻表示时辰的一半,所以凌晨四点半可以用文言文表达为“子时四刻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