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hú),是汉语词语,是指落叶乔木或灌木,出自《尔雅·释木疏》。
中文名
读音
hú
汉语词语
意思
指落叶乔木或灌木
读音:hú
槲是名词,植物名。
壳斗科麻栎属,落叶乔木。枝桠粗壮,密被黄褐色短毛。叶呈倒卵形,波状粗锯齿缘,两面被有软毛或星状毛。
坚果卵形,平滑。材质坚硬,可供制器具及枕木;叶子可饲养柞蚕。
槲字读作hù。槲是一种植物,也叫栎(qī),属于壳斗科(fāgāceae)的乔木或灌木。它叶子类似橡树,果实是坚果,常常用于制作家具或作为食材。
檞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是jiě,基本含义: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松樠,即松心木。
檞的常见组词有檞木。
槲,汉语常用字,拼音是hú,基本含义:
1、〔~寄生〕常绿小灌木,茎柔软,有节,雌雄异株,寄生在槲、杨、柳、榆等树枝上,茎叶入中药。
2、落叶乔木或灌木,木材坚硬。叶可喂柞蚕,树皮可做染料,果实可入药。
槲的常用组词有槲寄生 槲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