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型不同:大猩猩体型比黑猩猩、猩猩都要大得多,是最大的类人猿,也是最大的灵长类动物。
它的身体极为粗壮、剽悍和鲁莽,身高与人类相差不多,但体重则要大得多,雄兽体长为140-200厘米,体重110-250千克,最大的达350千克;雌兽体长140-155厘米,体重为80-150千克。黑猩猩体毛较为粗短,体型也显得瘦小,雄兽体长为110-140厘米,站立时高1-1.7米,体重50-75千克,雌性比雄兽小,但雄兽和雌兽间的差别没有大猩猩大。
2、样子不同:大猩猩全身黑色长毛,但面部、耳朵、手足等均无毛,也没有须毛,颜面皮肤皱褶很多。头大,额低,头顶部有发达的矢状脊,雄兽还有较厚的冠垫,所以显得高大隆起如塔,眉脊高耸。双眼深深凹陷,距离较宽,眼膜为褐色。鼻梁塌陷,鼻孔特大而且具有光泽,有隆起的褶状鼻翼。耳朵很小。吻部突出,嘴巴很大,犬齿发达,如同老虎的獠牙一般。黑猩猩面部以黑色居多,也有白色、肉色和灰褐色的。眉骨较高,两眼深陷,虹膜为黄褐色,嘴巴宽阔,具有32枚牙齿,釉质的臼齿上没有皱折。它的头顶较圆而平,没有大猩猩那样的高耸冠垫,另外鼻孔小而窄,嘴唇长而薄,头上长有一对扇风大耳,这些也都与大猩猩明显不同。
3、血型不同:黑猩猩的ABO血型以A为主,有少量O型,但没有B型。M血型和N血型也有发现,黑猩猩细胞色素C上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类的相同。大猩猩的ABO血型以B型为主、有少量A型。大猩猩跟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指纹。
4、生活习性不同:黑猩猩喜欢营群居生活,社会结构虽然不如大猩猩那样紧密,但比猩猩有较强的合群性。群体的大小不一,有时3-5只,有时可达到30-50只。群体成员的关系比较散漫,尤其是性关系松弛,雌兽可以同许多雄兽进行交配,但也有“爱情专一”的。大猩猩过着一夫多妻的家族式群居生活,群体成员组成较为稳定,每群从3-5只到20-30只不等,由年龄较大,身强体壮,富有经验的“银背”担当首领,当地的土著人称之为“老头儿”,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为几只成年雌兽、若干亚成兽和幼兽,具有较为严格的社群制度。
5、交流方不同:黑猩猩能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当同伴在一起相遇时,就发出大声喊叫,表示问候,有的还互相欠身、拉手、搂抱、亲吻或用手抚摸对方的脸和脖子等。当有的个体脾气烦躁时,同伴就会把手搭在它的肩上,使其平静下来。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时候,不仅依靠不同的声音,而且使用各种各样的姿式和手势来表达较为复杂的感情。大猩猩有不同的叫声。它们使用这些不同的叫声来确定自己群内的成员和其它的群的位置,以及来作为威胁的声音。著名的有敲击胸脯。不光年长的雄兽敲击胸部,所有的大猩猩都会敲击胸部。估计这个行为被用来表示自己的位置或者用来欢迎对方。
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行为也更加与人类相似,并且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智商仅次于人类,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西部,下面有黑猩猩和矮黑猩猩两个分支。
大猩猩是人科人亚科大猩猩属的总称,分东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主要生存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丛林中,是现存所有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直立的大猩猩可达1.75米高。
黑猩猩亦称“黑猿”,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黑猩猩属。黑猩猩有两种:一种为常见的黑猩猩,产于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另一种是倭黑猩猩,只产于刚果河南岸的热带雨林中,数量少,是一个稀有种。
大猩猩亦称“大猿”,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大猩猩属。大猩猩也有两种:一种叫低地大猩猩,分布于非洲西部热带雨林里;另一种叫高山大猩猩,分布在非洲东部的高山上。黑猩猩体高约1.5米,体重约70公斤。前肢较长,过于膝部。头较圆,耳大,向两边突出,眉骨较高,鼻小,唇长而薄;毛黑色,皮肤浅灰褐色至黑色。杂食性,捕食狒狒、林羚的幼体、其它动物及树叶、果实等。
大猩猩体高约1.75米,最大的雄性个体体重可达275公斤,身体相当壮实。前肢比后肢长,两臂展开可达2.72米,凹眼睛,耸眉骨。塌鼻子,大鼻孔,阔嘴巴,低额骨,无脖颈,犬齿特别发达。毛黑褐色,略发灰,老年时灰毛增多。
植食性,主要以植物的叶、茎、根和果实为食。黑猩猩生活在炎热而潮湿的森林中,既栖于树上,又栖于地上。在树上它们敏捷如猴,在地上能直立行走。喜欢群居,几十只为一群,但它们的群不是固定的,组合也没有规律,来去自由。黑猩猩性格非常活泼,在它们之间有很丰富的“猩猩语言”来进行内部联系、交流。
大猩猩栖息于密林中,雌性和幼仔常树居,雄性多半在地面上生活。大猩猩也喜欢群居,每一群都以一个家族为单位组成,少则五六只,多则十几只,以一只雄性大猩猩为“家长”,一个家族都有一块领地作为生活地盘,一天之内,它们只在两公里以内徘徊。每当行动时,“家长”总是在前面“领队”,排成一列,一个跟一个,最后由次于“家长”的雄性大猩猩压阵,显得很有次序。不仅如此,它们每天的“作息时间”也很有规律,吃东西也很有规矩。大猩猩性情凶暴,很少有动物敢于侵犯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