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斥;释义;
1、 不相容、使离开或不使进入。
排斥异己;
2、排除驳斥。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传.序:「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近摈弃、摈斥、摒除、排挤、排除反联合、吸收、吸引;
3、免疫学上指生物体对于非本身组织的外来物质,所产生免疫反应来抵抗的一连串变化。如人体器官移植后的发烧,便是人体的排斥作用之一。;拼音;[pái chì]
常用释义
动使别的人或事物离开自己这方面。
斥,普通话读音为chì,最早见于秦篆。“斥”字基本含义为驱逐,如斥放(斥退放逐);引申含义为指,指出,如斥谬(指出错误)。
在现代汉语中,“斥”还有使退去,使离开的含义,如斥退。
排斥的意思就是内心有点排挤别人,内心就相对比较斥责。还是就是对一个人有一种反感或者说不热情,所以就会有一种冷淡的态度。
排斥(英文名:rejection)是2007年公布的免疫学名词,是指移植物作为一种异物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予以破坏和清除的过程。
1、意思是:排挤斥逐;排除驳斥。
2、拼音排斥 [ pái chì ] 。
3、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传序》:“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
4、释义:虽然当时也有忠心为公之臣,终归遭到排挤。他们的举动移山倒海,呼吸变霜化露。
5、例句--他的不诚实使他受到了全班同学的排斥。我们一贯强调自力更生,但也不排斥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