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一)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这是一首标准的七律,无论结构还是内容都非常圆熟。首联交代时间、地点、气候,九月虽然算不上岁末,但一旦下了雪,还是让人感觉岁末将近,这是心绪的自然反应。颔联的对仗非常精炼,一个“急”字,一个“深”字,写尽苏轼内心的孤寂感。颈联的对仗则诠释了工整,上下联的每个字都严丝合缝,教科书般准确。不过,仔细品味这首诗,我们似乎能发现苏轼的两个惊天秘密。此时,苏轼不过二十七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他在诗里却写道“白发秋来已上簪”,已然添了白发。“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意思是说最近天气太冷,我买了一件貂裘,御寒效果不错,出塞都没问题,忽然想去西边看看还有什么好宝贝。(传:驿站的车马;琛:珍宝。)这时距离苏轼上任凤翔签判还不到一年,就能买得起貂裘,可见他的经济条件非常不错。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宋朝的官员待遇确实很高,宋真宗的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广告语绝不是说着玩的,而是实打实的承诺。